朱爱峰读书 心得
《第56号教室的故事》读书心得
假期中,再次读了《第56号教室的故事》,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一位平凡的老师在讲授自己这二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感悟,其中并没有刻意煽情的文字,但却有很多小的细节表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专注与热爱。
雷夫老师是一位全能型的老师,他在书中写到的“让孩子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我们的期望决定孩子们的表现”、“做一名智慧而成功的教师”、“为孩子将来过上一流的生活做准备”、“不要把信仰强加于孩子”、“孩子也是教师和家长的老师”、“教孩子终身受用的技能”、“永远不要失去对孩子的关注”等教育理念令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一名好教师要成长,必须要善于反思和总结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思想,这是教育的大智慧、真智慧。
因为对孩子的爱,才会不自觉的要对孩子进行终身有益的教育。这让我想到我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初衷:“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只有爱自己选择的职业,才会让自己的人生快乐而阳光,只有我们教育者充满了爱,才能“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看着他书中所描述的点点滴滴,同样身为教师的我对他的许多观念深表认同。
从幼儿园起,老师就用小红花激励我们,到了小学变成红领巾,到了大学变成奖学金,到了职场变成了红包或奖金。激励就是屡试不爽的魔法。我们有没有怀疑过,这样的激励健康吗?在雷夫看来,这在道德行为方面只是初级阶段。如果道德行为有六个档位的话,小红花只是在第二档。在第56号教室里,孩子们的水准远远超过了小红花阶段,达到了第6档。那么,雷夫借用了教育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成长路线图:
第一档:我不想惹麻烦-----靠惩罚在起作用;
第二档:我想要奖励-----靠贿赂起作用;
第三档:我想要取悦某个人---靠魅力起作用;
第四档:我要遵守规则------靠自律起作用;
第五档:我能体贴人----靠仁爱之心起作用;
第六档:我奉献既定的准则----靠境界起作用。
最难实现的应该是第六个阶段。第六个阶段要求学生形成一套自己的行为规范,而且始终遵循,即使父母、老师不在身边,他们也总是与人为善,因为这就是他们内在的天性,他们就是这样的人,他们在与人为善的过程当中获得快乐。最高的境界不是外在的褒奖,而是内心的愉悦!
“绝对不可拿某个学生的测验分数跟另一个学生相比,一定要用学生自己过去的表现来衡量他现在的进步。”“身兼教师和父亲角色的我,也一直在学习和改进当中,我会用自己过去的行为作为标准来衡量我的成功或失败,但从来不拿自己和另一个老师或其他父母相比。”
盲目与比自己好的同学相比,容易产生自卑感;与比自己差的同学相比,容易使人自满。只有与过去的自己相比,才是动态公正的。自己战胜了自己的过去,自己总是在战胜“过去”,那么进步是不言而喻的。“要用自己过去的表现来衡量自己现在的进步”,也许对于那些总是对孩子说“你看人家某某某,可比你好多了”,实际却在无形中伤害着孩子们的父母来说,这句话更有价值。
雷夫老师倡导一定要善用图书馆。这对于我们现行方便的网上购书、网上阅读显得有些过时。但是只要我们回想起那些在书店中地席而坐贪婪的阅读的孩子,我们就想到当不爱读书的孩子置身于这种环境中,心灵的震颤,就会对上图书馆的意义有了另一种理解。
这再一次让我对阅读的意义有了深入的思考。雷夫老师指导孩子读书士比亚的作品,并和孩子们一起改编成戏剧,并且每年进行专场演出。他说:“在认真思考亨利王子为了在一个无耻的世界中找到荣誉而奋斗所做出的挣扎和努力的同时,孩子们学到了日后在学校餐厅和操场面临困境时的自处之道。”我想这种连接肯定不会是雷夫老师讲出来,当一部文学作品被这样生硬地与现实进行关联时,她就没有了吸引力。但是这样著名的文学作品被这样读过、演过之后,其内涵自然就融入了每个孩子的人生。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原来一间教室的容量可以很大很大,可以带给孩子无限多的东西!我能阅读到雷夫老师这二十多年来的教学心得和教育智慧,感觉获得了很大的力量!作为新入职教师的我,今后还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继续努力,学习前辈们的经验和智慧,做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
上一篇:
下一篇: